Sunday, August 22, 2010

赡养法令有效吗?
介绍这个法令的目的是什么?我认为是让已经不是工作人士的人有能力过日常生活。所以我觉得这则法令有效。奉养父母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忘恩负义之徒。因此,政府便介绍了这则法令,给原意的父母向孩子领取赡养费。既然孩子都忘恩负义了,父母与孩子之间还有什么爱可言?不如通过法令,给年长人士一个保障也胜过孩子推卸责任,为所欲为。当然,新加坡还算是个思想传统的国家,有些人会认为家丑不可外扬,可是不是每一个人都这样想。有了这则法令至少能够帮助那些肯接受帮助的人。相比于没有法令的时候,这则法令会帮到很多人, 同时也减轻了国家的负担。因此,这则法令不只有效,还一箭双雕。

Monday, August 9, 2010

狠心儿鞭老母

我觉得儿子很不应该。母亲养育了他几十年,他尽然能狠心对母亲动粗。他能活在这个世界上也都是母亲的功劳。他能遇到女友也是因为母亲把他养育成人。他实在是不应该那么忘恩负义。 没有母亲的活,他连见女友一面都不可能。而且母亲也是为了儿子着想才会不让儿子与女友交往。天下没有一个母亲会希望儿子娶的老婆是懒惰的。母亲而是为了儿子的下半生啊。儿子因该设法与母亲沟通,而因该叫女友检讨以下。
-------------------------------------------------------------------------------------------------------------

读了这则新闻我感到非常心寒,但是我同意女儿的做法。想报警捉母肯定不是女儿想要的。但是为了母亲好,为了不让母亲越陷越深,女儿不得不让警方处理。因为这不是第一次了。如果母亲改过自新的活,事情也不会演变成这种地步。女儿讲也讲过,求也求过,甚至跪求母亲改过,但是母亲始终不回改。唯一的办法只有把母亲管起来,戒毒。我相信女儿不想这么做,但这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了。

Saturday, July 31, 2010

父亲报警捉亲儿

读了这则新闻后,我感到非常震惊。毕竟世界上有几个能够举报自己的亲生骨肉?但这也肯定不是孩子的父亲所要的。为什么事情会变成这种局面呢?我相信孩子本身和父母都必须承担一些责任。
首先,孩子会胡作非为也都是因为父母没有树立好的榜样。孩子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最长,所以孩子很容易就学起父母的坏习惯,便有样学样。当父母没有给予孩子爱与关怀时,孩子就会想办法得到父母的注意。而往往就是这样,孩子酿成大错。因为孩子用了错的方式来引起父母的注意。
其次,孩子自己也该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就算父母亲友不好的习惯或行为,自己也不该学习。既然知道是错的就该当作是警告,别让自己也犯下同样的错。要引起注意的话,也应该以值得赞扬的行为成为焦点。

Tuesday, June 22, 2010

生日快乐!

好累又好玩的一天啊。今天一大早就得赶去学校准备彩排。 终于,彩排结束了。把乐器扳回音乐室后还要进行处分和点名。当我踏出校门时已经是五点半了,比预计的时间晚了一个小时!我依照计划赶去后港与贞竹和淑芳会合。因为今天是韵婷的生日,我们已经策划了一个惊喜。与她们会合后, 我们赶紧朝韵婷家的巴士站走去。突然,在我们背后有人喊了一声 ‘ 贞竹!’。回头一看竟然是玉诗与韵婷。之后我们便跑向巴士站,希望韵婷不会赶上我们。相信老天在帮我们,刚到巴士站不久巴士就来了。通过韵婷的家人的帮助,我们进去了韵婷的家,躲进了她的房间。为了万无一失,我们把鞋子也拿了进来。为了更出乎意料,我们躲进了,厕所。。。一听见大门开的声音,我们立刻安静的点蜡烛。等了一会儿,韵婷依然没开厕所的门。眼看蜡烛就快容了,我们决定冲出去给她惊喜。走出厕所时,韵婷竟然不再房间里。最后,我们把蛋糕举在门后。韵婷开门时果然被吓了一大跳。我们笑得不亦乐乎,也庆幸我们的计划没被刚才的事给毁了。唱了生日歌,给了礼物,吃了蛋糕后,我们去了我们常去的火锅店。吃火锅的当儿,也是笑话连篇。总的来说,我彻彻底底的享受了这一天。

Tuesday, April 20, 2010

《校园暴力》

       不论是在欧美国家或是在东南亚国家,校园暴力都有着日益上升的趋势。利用高科技,自是者通常都把受害者被欺负的过程录下来,以方便他们勒索受害者,不得把他们的身份告诉别人,也不得把事情暴露出来。受害者也不像自己被欺负的过程被上载到网上,一夜间成为爆红的“网络明星”, 所以滋事者的行为越来越猖狂。欺负的方法在不限于围殴,还加入了新的内容,扒衣。虽然校园暴力已经变成这种变态的地步,但我相信之邀找出病症的根,找出其中的原因,并对症下药,校园暴力这个问题是可以被永久铲除的。
        首先,青少年很容易受的电视局的影响。像是类似《无间道》的电影里多演示出黑社会如何用暴力解决问题。青少年因此会觉得武力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会动脑精在和睦的情况下解决问题。
        此外,父母在这里也很重要。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父母用打的来教导孩子的话,孩子也一样会用打的来解决问题。对父母来说,打是疼骂是爱,可是对孩子来说,父母只是在用暴力来解决问题。
        最后,青少年不成熟的心智也是原因之一。他们只懂得这么‘以牙还牙’,却不懂得冷静思考解决的办法。比如说,朋友用了比较大的力气拍青少年的肩膀打招呼时,青少年可能会误会朋友的意思,认为朋友是有意想找麻烦。因此就开始还手,认为该以其人之道换治其人之身。他们不会冷静思考, 只会一口咬定朋友时有以动粗。最后酿成“两败俱伤”。

《新加坡人与环保》

                近年来,新加坡政府为了减少环境污染,缓下全球暖化出一分力,可算是绞尽脑汁。通过健全的法律,周密的计划,严格的执法和到位的管理对全球暖化进行补救。而在另一方面,新加坡人在增加二氧化碳和毒气的排放量可毫不逊色。滥用资源的程度可说是到了博士学位。很显著的,新加坡人不知道环保的重要性。那是为什么呢?一下我分析出了几个潜在已久的问题。
                首先,新加坡人已经习惯了不环保的生活。好习惯就要从优势培养起。而在这些无知的孩子上灌输正确的习惯与价值观的重任就落在父母亲的肩上。父母亲是孩子的模范,如果长辈滥用资源,醇醉在奢侈的生活中,连夏禹师爷开冷气,孩子也会有样学样。等到滥用资源已经成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习惯时,那就是我们向地球挥手说再见的时刻。
                此外,新加坡人对环保也没有知识。通过媒体,大家都知道要分类垃圾。但是要怎么分类?知道答案的人是少之又少。更糟的是,回收铜在新加坡可说是不见踪影。这不只不便了向环保的人,同时还调低了人们的环保意识,导致新加坡人忽略了环保。
                最后,新加坡人对环保的心态也是原因之一。许多新加坡人认为地球日不用电的一个小是能拯救地球。但却往往没想在其他三百六十四天了对地球所造成的伤害有多大。或许可能觉得别人没有环保,为什么自己该环保。可是这些人没想到,我们是地球人。吃的,穿的,用的都来自地球。就算不爱地球也至少该知道感恩徒报吧。
                大家必须知道环保不是过圣诞节一年一度的事也不是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事。地球是大家的。如果自己不开始保护地球谁会呢?环保要从自己做起,如果还抱着自私的心态我们只好移民变月球人了。